在巴東,鄧名又一次受到駐守明軍的夾道歡迎,鎮守巴東的大將劉體純和袁宗第一樣親自到城門口迎接。
“劉將軍。”鄧名很尊敬地抱拳躬身。許多人都有爵位,要想記清楚非常麻煩,而且鄧名感覺明廷授予爵位的標準也成問題,明明地位相差不多卻可能一個是公一個是伯,所以鄧名決定以後一概稱他們為將軍。
“鄧先生。”劉體純回禮道。
在城門口客套了幾句,等入城坐定後鄧名很快就轉入正題,詢問起和在大昌問袁宗第一樣的問題:“將軍覺得眼下的形勢如何?以將軍之見,我們是繼續在三峽為朝廷看守四川門戶為好,還是設法去下遊發展?”
聽到一連串的問題,劉體純並沒有顯出驚訝的樣子。巫山縣劉體純的留守人員早就給他送來了消息,袁宗第和鄧名在眾人麵前也沒有隱瞞他們的談話內容,所以劉體純早有準備。不過見鄧名剛到巴東就提起這個問題,劉體純倒是有些吃驚於鄧名的心急。
“鄧先生說得對,在三峽這裏堅持沒什麽前途,眼下為朝廷看守四川門戶也沒有益處。就是不知道鄧先生打算去哪裏?”
既然鄧名不斷向人詢問這個問題,而且還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樣,那麽劉體純就判斷鄧名已經打定主意放棄三峽了。是不是要放棄可以最後再說,至於什麽時候放棄也是一時半刻無法定下來的,所以劉體純不認為支持這個建議有什麽直接危害;如果鄧名打定放棄的主意了,劉體純口頭上不附和幾句也不太合適,畢竟還希望能給鄧名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劉體純回答得這麽痛快,讓鄧名微微楞了一下。和文安之談話,鄧名總是摸不透督師話裏的含義,更猜不到對方的想法,但看清闖營餘部這幫武將的念頭則要容易得多。
在大昌時,鄧名和袁宗第進行了一場私下的兩人密談,袁宗第當時也問鄧名到底想轉移到哪裏去,然後他才好判斷可行不可行。袁宗第認為戰略轉移困難重重,此一時、彼一時,眼下的情況和李自成退守商洛山那時有很大差別,所以袁宗第根本就拿不出一個可供考慮的轉移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