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伐清

第四十五節 南下

在馮雙禮等待鄧名重返建昌的時候,建昌的氣氛漸漸變得有些古怪。

前些日子得知鄧名喬裝打扮進城鬧事,大部分人都表達了憤慨之情——畢竟狄三喜是多年認識的老同僚,被打掉好幾顆牙的淒慘樣子很令人同情。至於鄧名孤身入城的膽色,雖然這些人心裏也有點欽佩,不過既然這份勇氣是針對自己,那欽佩程度就要大打折扣,更多的是引起敵意。不少人的論調就是:你和我們過不去算什麽本事?有本事去和韃子打啊。大明的宗室都是一個德行,對外寇懦弱無能,但是一沾自己人本事全來了。

大家心裏也明白這種類比有些牽強,不過看到狄三喜說話漏風,引發了同仇敵愾心理,這種說法得到廣泛認同。當時他們並沒有想到,僅僅一天以後,鄧名就真的去與清兵交戰了。

當八百多清軍覆滅的消息傳來後,建昌的官兵震驚之餘就開始議論紛紛,並把兩件連續發生的以弱敵強事件聯係起來。對於馮雙禮的士兵來說,多年征戰下來,清廷一直是他們心目中的大敵,尤其是那些二十歲上下的士兵,從他們懂事起就一直聽別人講韃子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那些為韃子打頭陣的綠營也是仇恨的目標:這些人忘記父母祖先,為虎作倀、喪盡天良……

可突然間,大家就要向不共戴天的仇敵投降了,把性命交在他們手中,也要去學那些數典忘祖的綠營了。這當然會引起軍心動搖,幸好士兵們也都明白,敵人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到連天子都棄國潛逃了,他們這些小兵投降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即便是有了投降的念頭,而且也沒有人會站出來反對軍官的命令,但士兵們心中視清軍為大敵的觀念一時還不會完全扭轉,對他們而言,得知一支驕傲的清軍——前來接受投降的敵人遭到覆滅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不僅僅是士兵,軍官們彼此間議論此事時,也明顯地對鄧名有了幾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