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秦先生和他的劍

第53章 文武

“好,雲夢澤的山川河流為證, 秦先生坦**君子, 所作所為與雀門的卑劣行徑不同, 今日, 翟先生亦在此處,且容左某送別專七, 再與先生說論劍規則。”

左千應秦鬱道。

咚, 咚, 咚

渾厚鍾聲在劍池回**。

專七飲下眾人的血, 係了綸帶,將匕首藏在腰間,拜別左千及南北劍師而去。

左千目送其遠去, 似是平複了心情,長歎一口氣, 坐回主位,一手蓋上劍櫝。

“秦先生, 楚人對劍的講究, 恐怕遠勝於北方, 在我們這裏, 論劍分文、武兩種,文者, 以劈砍比劍刃的硬度和韌性,破綻少者獲勝,以刺擊比劍鋒的穿透能力, 鋒利而劍身不彎者勝,挑戰之人必須同時攻破這兩個方麵才能算成功。”

秦鬱思忖之際,左遷的弟子搬來了一麵素帛,畫出工圖,分別解釋計算破綻數目和測量劍身彎度及穿刺深度的方法,一橫一縱,在眾人的眼中漸漸達到平衡。

青山之下,白帛墨字,一清二楚。

秦鬱很快就意識到其中合理之處。對於劈砍,因為劍刃的硬度和韌性是互相克製的[1],且會隨劍身位置而變化,所以,以破綻的數量為判定準則,比盲劈來得公平;對於刺擊,也不應僅比劍鋒的利度,還需考慮劍身強度是否能與之匹配。

“無論材質?”秦鬱道。

“天地萬物,無所不能用。”左遷應道,“所謂真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

“好,文劍我接受。”秦鬱道。

雙方約定,一年為期,秦鬱師門必須鑄成十八劍,依次挑戰楚地派係,先江北,由淨水出六合劍,後江南,由亮石出六紋劍,再與左千門下龍泉六劍係對決。

翟斛指沾丹砂,在白帛落手印。

秦鬱頓了一頓,說道:“方才所說是文劍,那麽武劍是什麽道理,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