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秦先生和他的劍

第54章 山字

細觀鄂城,舊楚國別都, 可謂江邊有山, 山下有城, 城中有湖, 湖又連江,其水陸貨運直通全國各地, 鐵、銅、金、銀異常豐富, 是魚龍混雜的咽喉之地。

安頓之後, 秦鬱親自去冶署登記私營的戶頭, 與遠近聞名的餘冶令見了一麵。

餘冶令為官蠻有意思,政令不通幾條,卻極其好客, 且對坊間奇談無所不知。

是日,參觀完冶署, 秦鬱還沒開口,餘冶令先提議, 繞城中的壽湖欣賞風光。

二人乘舟同行。

“秦先生, 咱是南北交接之地, 十幾家弄劍的作坊, 半數是淨水弟子,半數是亮石弟子, 按常理,私營作坊必須定期向冶署交單,匯報劍器的去向, 畢竟楚地也有王法,刑徒奴隸之流不得佩劍,但,這王法管不到的地方,就歸江湖幫派管,而左宗主為所有的幫派提供劍器,包括墨家,冶署也就不敢過問其門下的作坊。相反,有時候冶署裏有攻克不了的工藝,還得找左宗主的弟子,讓他們幫忙。”

壽湖畔,一座座木頭作坊藏在茂密的林間,偶爾冒出點火星,撲朔迷離的。

“想不到。”秦鬱笑道。

秦鬱聽著餘冶令用抑揚頓挫的口氣,敘述江湖故事,進一步確認了其中關係。

左千的龍泉劍宗的皮囊之下,其實是楚國的頭號軍火販子,而雀門收買郡守的行為,表麵隻牽連其門下的一名弟子,實質卻是觸動了劍宗在荊山以北的威望。

“餘冶令,既然我與左宗主有約,蓋作坊,應該不會受到排擠吧?”秦鬱道,“我隻鑄十八劍,劍成,隻為傳授道理,普及工藝,絕不是為了賣給別的勢力。”

“那是的。”餘冶令搖動舟槳,動作靈活,絲毫不為其渾圓的身材而阻撓,“左宗主並不排外,隻要中原的鑄劍師願意按照他的規矩比,他從來是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