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江山:1368之前的朱元璋

元璋所說的北方的“好熱鬧”,正是讓他與陳友諒敢於放手大打的契機,這源於李察罕與孛羅帖木兒等人之間的內訌。

話說至正十七年時,紅巾軍攻入了關中,在接到陝西省台的告急後,李察罕即領大軍入潼關拒敵,結果紅巾軍一敗塗地,李察罕又因功授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

次年,為了應對紅巾軍對大都的圍攻,李察罕受詔親率一軍屯駐於涿州以拱衛大都,其他軍隊仍駐留關中一帶;東路紅巾北伐軍被擊潰後,李察罕又受命前往鎮壓中路北伐軍。等到河東之地被基本平定後,李察罕被晉升為陝西行省右丞,兼陝西行台侍禦史、同知河南行樞密院事。

此時李察罕已儼然成為大元帝國的柱石,為了便於指揮軍隊協同作戰,皇帝於是下詔,命李察罕守禦關陝、晉、冀,撫鎮漢、沔、荊、襄(即西係紅巾軍的地盤),“便宜行閫外事”。如此一來,李察罕已形同一方諸侯,於是他更加緊練兵訓農,並以平定四方為己任。

至正十八年,劉福通攻克中原重鎮汴梁後,為了占據有利地形,李察罕北塞太行山,南守鞏、洛一帶,與紅巾軍展開對峙。不久,他又被加封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河南行省同知行樞密院事,握有便宜行事之權。

次年,李察罕欲收複汴梁,他部署諸軍步步緊逼,對汴梁展開了越來越緊密的圍攻。到這年八月,汴梁城已是糧盡援絕,終於被李察罕率領的元軍攻破,而劉福通等則帶數百騎掩護著小明王從東門突圍而去,最終在小城安豐落腳。

河南之地的紅巾軍勢力皆被平定,於是李察罕派人前往京師報捷,眼見社稷、國脈終於被暫時保住了,一時間元廷歡聲動中外。河南被再次平定,江浙的方國珍、張士誠又都再次被招安,此時大元頗有點振作起精神的跡象。朝廷自然也不會虧待李察罕,更不敢虧待他,於是又將他拜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樞密院事、陝西行台禦史中丞,仍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