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102章 電磁與化學的研究

當大多數人還在蒸汽機和工業革命的道路上發憤圖強、創新研究之時,洛陽大學物理學院的一個電磁研究小組,卻在默默無聞地探索著關乎人類文明進程的另一項重要動力——電。

這個電磁研究小組和相應的實驗室,早在洛陽大學物理學院成立之初便已建立。張循憑借其外掛的推演能力陸續挑選出了一批適合從事電力學研究的科學家,著手研究張循所稱的“未來數千年人類發展關鍵能源”——電。

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華夏的祖先便對電有了一定的認識。古籍中,關於雷電的描述屢見不鮮。然而,當時的古人普遍將雷電視為神靈的產物,認為它無法被人類所利用,也從未有人萌生過研究它的念頭。

直到穿越者張循的出現,這一切才悄然發生改變。

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原本並無專門研究電力的背景,甚至從未敢有過這樣的念頭。然而,皇帝張循這些年所創造的神話實在太多,他發現、發明、創造的東西也太過驚人。因此,他們選擇了相信皇帝,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對於電的研究之中。

要研究電,首先得想辦法獲得足夠多的、可以隨時產生的電荷。科學家們根據張循“摩擦起電”和“金屬導電”的提示,開始著手研製能夠大量產生電荷的摩擦起電機。

經過無數次的嚐試與失敗,他們終於發明了第一台摩擦起電機。這種起電機由帶手柄的輪子發動,帶動玻璃盤快速旋轉,通過摩擦起電產生電荷,再通過金屬絲傳到另一端。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因為操作不小心被電擊麻痹,讓大家切實感受到了電的威力。

然而,這種起電機雖然能夠產生電,卻無法儲存電。一旦電機停止轉動,電就會消失得一幹二淨。於是,發明儲電器又成了大家新的任務。

張循雖然穿越前並不是一個電磁專家,對這些一竅不通,但他卻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某些電磁應用的場景描述給科學家們聽。科學家們則根據他的描述,一遍又一遍地進行實驗,試圖實現皇帝所描述的電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