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完伊列國的城防加固與吏治整頓之後,張郃再次率領著北方軍區的三萬大軍踏上了南下的征途,目標直指康居國。
康居國包含了後世哈薩克斯坦大部分及周邊國家的少部分領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祖上算是大月氏人的一支,同樣是從遙遠的河西走廊遷徙而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與風俗,與原本的大月氏人已有了顯著的差異。
康居國如今人口超過五百萬,軍隊超過三十萬,個個英勇善戰,是中亞強國。
然而,麵對華朝一統全球的步伐,康居國王烏婆篤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深深的矛盾與掙紮之中。當華朝提出歸附的要求時,烏婆篤因舍不得國王的權勢而拒絕了。
但理性與現實卻不斷地在烏婆篤的腦海中交織碰撞,他清楚,華朝的實力之強大,絕非康居所能匹敵。那先進的武器裝備、精湛的戰術策略、嚴明的軍紀以及龐大的軍隊規模,都使得華朝在全球無人能敵。康居雖然擁有三十萬精兵,但在華朝的麵前,卻仿佛是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可能被巨浪吞噬。
他深知,康居不可能擋得住華朝的進攻,一旦戰爭爆發,康居將麵臨前所未有的災難。然而,作為國王,他又不想輕易放棄這種至高無上的特權,他必須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
當三月初一於禁率領的西部軍區大軍開始調動之際,康居國王烏婆篤的心中猛地一緊,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了他的胸口。他生怕這次西部軍區的出動,是針對康居而來,意味著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即將降臨。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烏婆篤逐漸發現,那支龐大的華朝軍隊並沒有向康居國境逼近,而是轉向了西方,直指帕提亞帝國。這個狀況讓他長舒了一口氣,心中的巨石也隨之落地。原來隻是一場虛驚,華朝西部軍區的目標並非康居,而是遠方的帕提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