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導生命周期的概念
(一)企業生命周期的概念
領導生命周期的概念借鑒自對企業生命周期的研究,企業生命周期的相關研究萌芽於20世紀50年代,馬森·海爾瑞首先提出從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待企業的觀點,認為企業發展符合生物學中的成長曲線。哥德納對企業生命周期進行了係統研究,認為企業的生命周期具有時間上的不可預期性,企業發展過程可能出現既不明顯上升也不明顯下降的停滯階段,企業可以通過變革實現再生,從而開始新的生命周期。拉裏·E.格林納假定企業成長具有五個階段,並關注各階段成長特征和問題。丘吉爾·N.C和劉易斯·V.L提出了五階段成長模型,將企業生命周期劃分為創業階段、生存階段、發展階段、起飛階段和成熟階段,企業發展會對應表現出“暫時或永久維持現狀”“持續增長”“戰略性轉變”“出售或破產”等典型特征。伊查克·阿迪茲認為企業創立前期靈活、容易做出變革,但可控性較差,企業進入老化期時,可控性較強但缺乏靈活性,並將企業成長過程分為孕育期、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穩定期、貴族期、後貴族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共十個階段,歸納了企業成長關鍵因素的PAEI分析工具,即業績創造者(Producer)、行政管理者(Administrator)、企業家(Entrepreneur)、整合者(Integrator)四個關鍵角色,應用於對企業的成長性分析中。對於企業生命周期的劃分方式中,不同的學者采用了各種劃分標準將企業的生命周期劃歸若幹個階段,如表3-1所示。
表3-1 國內外學者對生命周期的劃分依據及階段數
(二)領導生命周期的內涵
關於領導生命周期的內涵,學者們基本上都是結合領導生命周期理論模型進行描述,主要研究領導任職年限的長短與領導行為之間的關係。在領導生命周期的分析方麵,主要有兩種理論和觀點:一種認為領導生命周期就如同企業生命周期一樣,存在入職時的適應期、任職期間的發展期,以及退出領導崗位的衰退期;一種則認為領導生命周期視下屬的成熟程度而進行權變,在不同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領導特點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