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工作是一門藝術,激勵則是領導藝術的核心。沒有激勵的領導,其實就是沒有藝術的領導,沒有激勵的管理其實就是不懂藝術的管理。正確運用激勵藝術,已經成為衡量領導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因此,學習領導激勵方法,掌握領導激勵藝術,既是新形勢下提高領導水平的必然要求,又是現代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一、方法
(一)目標激勵
目標是活動的未來狀態,是激發人的動機、滿足人的需要的重要誘因。目標是行為的方向,行為都是圍繞目標而展開的,如果目標不確定,行為就會出現混亂,激勵則會盲目。目標激勵就是通過目標的設置來激發人的動機、引導人的行為,使被管理者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以激勵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領導者在調動員工積極性時,可以設置適當的目標來激發員工的動機。合理的目標應該具有價值性、挑戰性和可能性。它必須滿足一定的社會需要、群體需要和個人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才能實現,目標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對員工的激勵。
美國心理學家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Vroom)的期望理論認為,目標激勵必須堅持兩個原則:第一,目標的效價,即目標能否滿足人們需要並且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個人需要。因此,設置的目標應該與人們的物質利益與精神需要相聯係,使人們能夠從組織目標中更多地看到自身的利益,這樣的目標效價才大;第二,目標的期望值,即人們對目標實現可能性大小的判斷。隻有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對人才有激勵。因此,要讓人們感到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大或較大,這樣的目標期望概率就高。
不過,在目標激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組織目標與成員個人目標的協調一致。從根本上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組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一致的。但實際上,由於人們的需要存在個別差異,因此,組織目標與成員個人目標既有一致性,又有差異性。領導者要善於使成員的個人目標同組織目標結合起來,使組織目標能包含人們更多的共同要求,使更多的人能從組織目標中感受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從而把組織目標的完成看成與自己休戚相關的事,以在工作中充分地發揮聰明才智,出色地完成組織目標。②目標的科學性。在一般情況下,目標應適當高於個人能力與水平,使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③目標的階段性。為增強人們實現目標的信心,在組織的總目標確定之後,還應製定出各階段的分目標,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許多小的目標、小步驟去完成,會使人們在心理上感到大目標並非高不可攀,可有效地鼓舞人們一步一步地實現最終目標。④目標的可變性。組織目標確定後,一方麵要維護目標的嚴肅性、穩定性,並認真執行;另一方麵要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對目標做適當修正或調節,使之更加符合變化了的主客觀條件。